素食分享專欄

破解立冬養生迷思!營養師:飲食大補、泡澡過熱當心反效果

「立冬」代表著正式進入封藏之季,冬季自此開始,此時氣候嚴寒、萬物靜休,人體生理需處於穩定狀態,因此個人首要是先將精氣與養分冬藏,並養陰固腎為優先。此時進補可選用黑色的食材配合飲食的智慧搭配,有利於人體對營養物質的蘊蓄與吸收,有助於養精蓄銳、元氣滋養及防禦提升。 營養師推薦下列的食材,可做為「立冬」時料理的首選: 1. 暖身發汗多選用:料理時多選用以下食材,可促進新陳代謝與幫助氣血循環,讓身體維持體…

破解立冬養生迷思!營養師:飲食大補、泡澡過熱當心反效果 Read Post »

吃鍋季正式來臨!記住「五要」讓你吃得開心更安心

在政府逐步開放餐廳內用之際,尤其是冬天寒流報到時,大伙總算可揪團一同享受熱呼呼的火鍋,相聚聊天大快朵頤。但往往都不知道這火鍋的內容物組成,是否對健康有疑慮? 在此營養師提醒,留意「五要」原則,可以開始安心選鍋又吃得健康: 一、要原型:要選用新鮮的蔬菜、肉類及海鮮類當然最為健康,避免選用加工食品火鍋料或醃製的肉品等,減少不必要的食品添加物攝取,另外含內餡料或爆漿的加工品,隱藏過多油質鈉含量也會造成身…

吃鍋季正式來臨!記住「五要」讓你吃得開心更安心 Read Post »

氣溫驟降!營養師教「霜降」這樣吃助消化心情up

進入秋季最後一個節氣「霜降」,也將迎來冬天之際,此時身體幾個部位好發敏感,除了身體免疫防禦機制開始面對感冒病毒傳染,也因氣候早晚溫差大而引發腸胃不適,或消化道疾病再復發現象。此刻大部分植物即將停止生長,草木青黃交接,呈現深秋景象,會容易讓人煩躁、鑽牛角尖、反覆思索並刁難自己。種種症狀的表象伴隨不安的思緒讓人身心緊繃,進而影響睡眠的品質,也會感受食不下嚥或吃完胃部脹氣,因此在「霜降」時節需特別要安穩…

氣溫驟降!營養師教「霜降」這樣吃助消化心情up Read Post »

全台19歲以上3成血糖超標 營養師:「斷捨」貪小便宜 才能脫「離」糖分依賴

「斷捨離」的生活哲學被受到關注,簡單透過幾個步驟(丟掉、保留、捐贈轉賣、主動歸位),就能帶來居家生活環境感受更美好,或甚至還會帶來好轉運。根據「國健署2013~2016年國民營養調查」顯示,全台19歲以上成人有近3成(約500萬人口)有血糖超標,或正處於糖尿病前期。 面對每一次大快朵頤時受到「糖癮」的誘惑,營養師誠摯的建議透過「斷捨離」方式在飲食中智慧選擇來達到「真正減糖,擁有健康」: 1.「斷」…

全台19歲以上3成血糖超標 營養師:「斷捨」貪小便宜 才能脫「離」糖分依賴 Read Post »

「秋補」比「冬補」更重要!營養師3要訣改善手腳冰冷

今天(10月8日)為二十四節氣中秋季中的「寒露」時節,此時節外感風寒容易引起感冒。俗話說「白露身不露,寒露腳不露」,也正是衣著應該跟著節氣調整增添,特別是四肢循環的活絡,注重足部保暖,適度拉高運動時強度,能加強帶動肌肉到內臟、骨骼或關節等部位。另外配合養生藥膳入菜,多食甘淡與滋潤飲食,除了可增強體力與安穩睡眠,也很明顯可以改善氣力衰退、精神耗弱、無精打彩的秋季沉滯狀態。 營養師建議飲食三方面滋補強…

「秋補」比「冬補」更重要!營養師3要訣改善手腳冰冷 Read Post »

秋分飲品DIY 「去燥提神」超簡單

今天(9月23日)是進入二十四節氣之「秋風秋雨秋煞人-秋分」,人的情緒略感到些許憂鬱、悶悶不樂、提不起勁或注意力不集中,且有點多愁善感的時節。同時伴隨著秋季氣候明顯偏乾燥涼爽,所以會有出現乾咳、喉嚨搔癢、嘴唇乾裂、皮膚乾燥脫皮或大便乾硬等,表現出體內的「燥症」表現。 尤其此時更需要少吃冰冷、油膩或辛辣口味,飲食改以甘潤的植物性飲食,配合清淡或無甜湯品或溫潤甘醇漢方茶飲,以少量多次食用,讓身體獲得補…

秋分飲品DIY 「去燥提神」超簡單 Read Post »

抗失智從飲食打底 營養師推薦「地中海飲食」還能甩油

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,然而在台灣人口老化持續攀升。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,截至2021年8月止我國老年人口已達16.58%。衛福部對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顯示,2021年台灣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8萬人,65歲以上每12位就有1位,80歲以上老人每5位就有1位罹患失智,預估2031年失智人口將倍增至逾46萬人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或是家中長輩都能健康且自在地老去,但未來隨著人口老化嚴重,失智人口數將持續明顯倍…

抗失智從飲食打底 營養師推薦「地中海飲食」還能甩油 Read Post »

每人每年浪費74公斤食物 減少剩食從5種生活習慣養成

根據今年3月聯合國環境署(UN Environment Programme, UNEP)發表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,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,約為過去最佳估計值的兩倍。聯合國發現,全球平均家庭食物浪費就高達每人每年74公斤。數十億飢餓或無力負擔健康飲食的人口,因食物浪費而難以被餵飽,環境也大受影響。糧食浪費和損失造成約10%的排放量,助長氣候危機及全球污染的主要原因。 營養師建議用幾種不同形式的「體…

每人每年浪費74公斤食物 減少剩食從5種生活習慣養成 Read Post »

暑意漸消!白露時節應防身體乾燥 營養師推薦補秋食材

今天為二十四節氣中的「白露」時節,也就是古人說的三大特徵:「涼風至、白露生、寒蟬鳴」。非常明顯的會感受到此時的暑意漸消,太陽下山後,晚上明顯涼爽。秋雨綿綿也會讓濕氣加重,因此支氣管、呼吸系統、關節炎、皮膚炎等敏感者,在這一日濕氣變化較大的時節裡,更須特別重視個人體質調養。 在白露期間身體容易感到乾燥,像是口乾舌燥、喉嚨乾咳、皮膚乾裂脫皮、大便乾結等秋燥現象。由四時配五行來看秋天屬金、金亦色白,故以…

暑意漸消!白露時節應防身體乾燥 營養師推薦補秋食材 Read Post »

盛食或剩食—從非洲豬瘟看台灣糧食安全

台灣是個海島型的國家,也容易守住非洲豬瘟病毒,以免豬隻染疫而吃不到豬肉。也是農業技術先進的國家,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讓消費者能吃當季吃當地的新鮮蔬果食材。 現今中小學已開學並供應午餐,根據統計台北市一日營養午餐之廚餘量可達10萬公噸以上。而政府現今為了防堵非洲豬瘟,也明令養豬畜牧業者禁用「廚餘」養豬一個月。往往吸引我們眼球的「盛食」IG照或FB分享文的當下,是否在美麗的圖文背後隱藏著「剩食」的浪費。…

盛食或剩食—從非洲豬瘟看台灣糧食安全 Read Post »

返回頂端